陕服主页

教育学院

Costume Institute
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- 学院新闻 - 新闻动态 - 正文
学前教育系召开专题研讨会 探索 “精准指导 + 协同赋能” 就业新路径
2025-10-22
阅读:

为破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,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,2025年10月21日,学前教育系教研室围绕“锚定行业需求・强化能力适配・探索‘教师精准指导 + 协同赋能’就业实践路径”主题,召开专题研讨活动。学前教育系教师参加会议,系主任申晓佳主持会议并作主旨发言。

会上,申老师聚焦学前教育行业发展新态势指出,随着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深化实施,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,以及早期教育、素质教育、幼教科技等产业快速崛起,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“基础保教能力”转向“综合素养+特色技能”双核心。传统幼儿园教师岗位虽需求稳定,但更青睐具备班级管理、幼儿行为分析、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
针对行业需求变化,为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“无缝对接”,与会教师围绕构建“能力适配体系”展开深入讨论。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,教师们普遍认为:针对多元化就业方向的细分技能需求, 可以进一步强化微专业建设,为学生打造“学前教育专业 + 特色技能”的复合能力标签,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特定领域形成竞争优势,也能为专业打造差异化就业品牌,吸引更多用人单位合作,拓宽就业渠道。实践教学环节“提质”成为讨论焦点之一。教师们认为,指导教师可在“阶段性见习+教育实习+课程设计”的实践体系中,进一步落实指导作用,结合不同阶段学习重点,助力学生提升实操能力,指导灵活应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,切实提升实践教学实效。关于多元化就业方向,与会教师达成共识: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已形成“传统岗位升级+新兴领域拓展”格局,这就需专职教师提供专业指导,助力学生找到适配自身的发展路径。

会议最后,申晓佳老师强调,就业指导不能“大水漫灌”,要让专业教师成为“就业引路人”。通过建立“教师精准指导 + 多方协同赋能”的就业指导新模式,破解“指导泛化、协同不足”问题,为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